HK01:隱形殺手膀胱癌 「維持治療」存活增
撰文:專科醫生
出版:2023-05-23 13:00更新:2023-05-23 13:00
本港膀胱癌個案有緩緩上升之勢,超過80%屬於65歲以上的患者。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,吸煙、年齡增長、男性等為膀胱癌的風險因素,由於患者多為長者,出現尿頻、排尿困難的情況會較頻繁。他們或會認為是尿道炎、前列腺增生、膀胱結石等,未必會聯想到膀胱癌,導致難以及早發現。
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明駿醫生。
病症易混淆 致延誤診斷
本港膀胱癌的死亡率持續居高不下,每年高達五成,確診個案更有上升趨勢。在過去五年,確診人數便由400人升至450人,當中超過八成的患者都是六十五歲以上,男性較女性個案多約三倍,而吸煙者患上膀胱癌的機會亦較高。
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明駿醫生解釋,當膀胱內膜的細胞組織出現病變,便會引致膀胱癌。由於膀胱癌的症狀與膀胱炎、前列腺增生及尿道炎等疾病非常相似,例如會出現尿頻、排尿時感到灼熱、血尿等,因此患者可能會因而混淆病症,延誤診斷。
潘醫生說:「膀胱癌的血尿通常不會帶有痛楚,而且會斷續出現,嚴重時會形成血塊,令膀胱感到脹痛及小便不通,至於其他泌尿疾病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痛楚。」一旦癌症未能受控,擴散至其他器官,患者會感到骨痛、體重急劇下降等。
現行治療方案存限制
早期膀胱癌的治療方案,包括將抗癌藥物直接灌入膀胱及卡介苗免疫治療。至於晚期的患者,則可能要接受膀胱切除手術、放射治療及化療等。但這些療法都有不足之處,潘醫生說,以膀胱切除為例,術後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,需配戴尿袋;而放射治療只適用於局部部位,整體療效欠佳;化療的效果則不能持續,患者往往約一年便死亡。
新療法減死亡率 料成未來新方向
近年醫學界有新療法對抗膀胱癌,患者完成化療後,接受「維持治療」,以增加存活期及減低死亡風險。潘醫生解釋,「維持治療」有助防止癌症在化療後復發,而常用於膀胱癌的一線「維持治療」,通常是免疫治療。
潘醫生指,有研究指,患者接受化療後,使用特定的 PD-L1 抑制劑可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。
潘醫生指,免疫治療通常使用特定的 PD-L1 抑制劑,透過靜脈注射至患者體內,從而達到抑壓癌細胞的效果。他引述研究指,患者接受化療後,在腫瘤沒有惡化的情況下,使用特定的 PD-L1 抑制劑作一線維持治療,能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至約二十四個月。對於PD-L1陽性的晚期膀胱癌患者,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提升至約三十一個月。